热搜: 购彩中心彩票大厅手机版APP
中新网吉林11月29日电 (李丹)吉林省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暨“智慧救助”模式推广现场会29日在吉林市召开。记者获悉,截至目前,该省79.9万城乡低保对象、8.6万特困供养人员得到有效保障。
吉林省民政厅厅长肖模文表示,近年来,吉林省民政厅根据救助对象的困难程度和致困原因,着力构建收入型困难群体、支出型困难群体和临时遇困对象三个救助圈层,会同相关部门给予分类救助帮扶,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。
肖模文介绍,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层面综合量化评审指标体系,家庭经济状况核对项目扩大到9个部门19类信息。实施类别化、差异化救助,对一般低保对象实行“补差式”救助,老幼病残等人员按一定比例增发低保金,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全部签订照料服务协议。同时,建立了省定最低指导标准机制,确保保障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,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月人均612元和445元,比“十三五”末分别提高12%和22%。
吉林市委常委、副市长范传宏在发言中介绍,吉林市强化改革创新数字赋能,探索形成了吉林特色分层分类“智慧救助”工作模式。该市自主研发智慧救助“一网通办”信息管理系统,从救助申请到审核确认,全部层分类“智慧救助”工作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全面提升实现网络化办理。同时,建立31个部门数据共享机制,打通数据信息通道,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、让群众少跑腿。推行“智慧救助”工作模式以来,分层分类“智慧救助”工作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全面提升。
吉林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,该省要大力推动社会救助服务向移动端延伸,加快“智慧救助”建设,实现救助申请足不出户,就可掌上办、随时办、线上办,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救助服务。(完) 【编辑:刘阳禾】
中新网合肥11月29日电 (记者 吴兰)与39个国家缔结100对友城、与111家境外商协会组织签订友好合作协议、积极推动与共建国家间“小而美”项目实施……记者29日从安徽省参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十周年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该省十年来持续巩固合作基本盘,努力拓展开放新空间,参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取得了丰硕成果。
新闻发布会现场。许梦宇 摄
在发挥向海区位优势、构筑“设施联通”通道方面,提质升级合肥中欧班列,运行班次从2014年的10余列,提升到2022年的768列,实现七大口岸全线贯通,点对点直达俄罗斯等18个国家、123个国际站点。今年前10个月,共开行787列,超过去年全年发运量,现已累计发运3600余列。长江黄金水道实现3万吨级船舶到芜湖、万吨级船舶到安庆的历史性突破。引江济淮航运工程实现试通水通航,纵穿江淮、直通长三角的水运大通道初步形成。
在筑牢对外贸易基础、提升“贸畅通”能级方面,贸易规模持续争先进位,贸易总额由2013年的全国第14位提升到目前第9位。今年前10个月,对共建国家进出口达到3429亿元、增长23.1%。自贸试验区全国首创的制度创新成果21项,6项经国务院及相关部委批准在全国复制推广。海关特殊监管区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,累计获批7个国家一类口岸、5个综合保税区、5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和10个进境指定监管场地(指定口岸),基本实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(场所)省域全覆盖。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,获批5个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、10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。建设使用海外仓350个。1—10月,奇瑞汽车出口75.5万辆、增长103.5%,出口量连续20年居全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首位。
在深化开放金融服务、增强“资金融通”能力方面,出台《安徽省自贸试验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(QFLP)境内股权投资试点暂行办法》,首支QFLP基金在芜湖落地。860家企业纳入跨境人民币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优质企业名单。截至今年10月份,国开行安徽省分行累计投放贷款48.2亿美元,进出口银行安徽省分行累计投放贷款超70亿美元,总计支持安徽超200个项目在共建国家投资。
此外,安徽积极推动与共建国家间“小而美”项目的实施。其中,在卫生健康领域建立雅典中医药中心,推动中古眼科中心建设。
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崔礼军介绍说,卫生援外是安徽省与非洲国家建立民心相通的一块“金字招牌”。2013年以来,该省已派出11批156人次赴南苏丹执行卫生援外任务,目前,安徽省第11批15名医疗队员正在南苏丹执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。(完)